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公告
从地貌到景区 岱崮的全域旅游“经”是这么念的
更新时间:2023-3-29   查看次数:938

鲁网202268日讯(记者 杨成喜)岱崮是中国第五大造型地貌, “沂蒙七十二崮,三十六崮在蒙阴”,其实仅岱崮境内就有32个崮,被尊为“中国崮乡”。2021年,临沂沂蒙崮群登上美丽中国邮票,岱崮地貌入选“国家名片”。可以说岱崮地貌的发现史也就是岱崮乡村旅游的发展史。



坚持生态为本,探索全域旅游绿色崛起新路径

岱崮坚持生态优先,严格执行不毁山、不填水、不砍树、少拆房,留足生态空间。坚持增绿护绿,连续五年实施了“情系崮乡绿满岱崮”行动,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82.6%,建成国家级森林乡村1个、省级森林村居2个、市级森林村居6个。坚持旅游发展,不断完善岱崮地貌旅游景区建设,打造了崮上草原、地质博物馆、崮园等景点和知青农场、梯田花海、封山红叶林等网红打卡地,带动了周边大崮小院、马子石等2A级旅游景区建设。笊篱坪村创建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、笊篱坪、大崮、马子石沟村获得省级景区化村庄,梯田花海入选“好客山东·乡村好时节”年度大地景观。坚持对外宣传,今年以来,蒙阴主动融入全县大宣传格局,提出了打造“红色岱崮秀美河山”红色文化品牌和“南有莫干山北有岱崮镇”绿色康养品牌的目标,围绕品牌宣传谋划了27个项目,下一步重点招引实施。

文化为魂,增强全域旅游红色文化新魅力

岱崮镇深入挖掘岱崮丰富的文化资源,创新文旅融合模式,高标准打造了岱崮镇综合文化中心腾龙阁,建设了大崮突围战陈列馆、蒋家庄知青文化展馆、马子石沟乡村振兴大讲堂等特色展馆,以沂蒙精神为引领,打好“乡情牌”,凝聚“向心力”。

开发了“红色旅游+党性教育+研学旅行”模式,红色教育游、三线军工知青文化游、地质奇观游,已经成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学习革命历史、践行优良革命传统、传承沂蒙精神的重要渠道,“岱崮地貌研学之旅”被列为山东省研学旅游精品线路。

创新为引,建立健全全域旅游发展新体制

创新“旅游+”“+旅游”等新模式,形成了农旅、康旅、文旅等新业态。“农业+旅游”,借助“中华蜜桃第一镇”的品牌影响力,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项目,蒋家庄知青农场、大崮弘盛现代农业产业园每年吸引农业观光旅游、果蔬采摘、农家乐住宿等游客2万余人次,真正实现了农村变景区、田园变公园、农耕变体验、空气变人气,让农业优势转化成了惠民富民增长点。“康养+旅游”,我们招引康养项目和发展精品民宿,崮上凤栖居、岱崮文旅综合体、秘境山居、崮元文旅产业园、东峪医养结合体等一大批康养项目已经落地岱崮。“文化+旅游”,创新建设了临沂大学乡村振兴学院,为全域旅游健康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。

发展为要,拓宽全域旅游服务社会新平台

坚持农商文旅融合发展,走出了一条“生态好、群众富、可持续”的乡村振兴之路。绿色产业不断升级。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抓手,按照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的发展模式,实现了中草药和中华蜜蜂的规模化、品牌化发展。崮里花蜂业成功打造为第二批长三角成熟蜜供应基地。同时我们还建设了知青农场、中华蜜蜂园、峪里椿香乡村振兴示范园等一大批绿色产业项目,将“生态+”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。城乡面貌日新月异。扎实推进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,完成了岱崮镇总体规划编制。深化镇驻地建设,累计投入7500万元,新建5万平方米仿古建筑群,改善了镇容镇貌。投资2400余万元建设岱崮大集,对商业街进行了配套提升,进一步提升了小城镇的硬化、亮化、绿化、美化水平和承载能力。民生事业不断健全。脱贫攻坚如期打赢,7861267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稳步脱贫。完成改厕6293户、清洁取暖1360户、危房改造410户,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。

下一步,岱崮镇将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,持续“放大全域旅游全景岱崮”的魅力,积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排头兵,在这片姿态万千的大地上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。




[返回上页]

博学 审问 慎思 明辨 笃行 

公司首页   新闻公告  预约报名  基地风景  联系我们  投诉信箱

 

 

Copyright @ 崮元文旅 山东临沂蒙阴岱崮镇

鲁ICP备2022004826号

崮元文旅文化艺术产业基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