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公告
沂蒙山中绝密军工厂——山东工模具厂
更新时间:2023-3-16   查看次数:1054

沂蒙山中绝密军工厂,65年时投入600多万建立,可惜最终走向衰落


六十年代中期,国际风云变换,战争的阴云弥漫在我国上空。为维护国家主权,出于战略需要,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,“深挖洞,广积粮”。全面动员备战。按照地理位置划分对敌前线十四省,纵深十三省作为后勤保障线;按照靠山分散隐蔽的原则建设三线军工厂,这场史无前例的全国大动员,史称三线建设。

自1964年到1980年间, 横跨三个五年计划,投资两千多亿,建起一千一百多家数字企业。山东省虽地处对敌一线,但为了保证战时能够独立作战,按照三线建设的选址要求,多座三线军工厂选在了沂蒙山。在蒙阴县岱崮镇东峪附近,就隐藏着这样一个神秘的三线军工厂。

原国营山东工模具厂,神秘番号9429,始建于1965年,总投入达600多万。当时9429厂拥有各种先进设备1000多台,主要为周边的各个三线厂提供工模具支持。在生产工模具的同时,工厂还研究制造了37毫米高射炮,四联14.5高射机枪,该厂生产的高射机枪火力强、射速快、机动性强,我们不光自己军人广泛使用,还援助给许多友好国家。

到1970年,随着生产订单源源不断地增加,厂区员工逐渐达到1600人,这时山东工模具厂进入了繁荣期。在艰苦创业的岁月里,模具厂不但完成国家交给的军品任务,为了职工生活保障,还陆续配套建设了百货商店、理发店、照相馆、子弟学校、澡堂、招待所等生活设施,职工们足不出户,就可以享受城市里的生活。

当时厂子的规模及生活水平,在蒙阴县都是最好的。虽然因为保密需要,当地人都不知道厂子里具体在生产什么。但是厂内职工们,穿着整齐利落的衣服,每月领着在那个年代算是丰厚的工资,别提让周边群众多羡慕了。有多少年轻人梦寐以求能够进厂工作,甚至当地的小姑娘也都以能够嫁给厂内年轻职工为荣。

到了80年代,随着国家周边环境的改善,对军品需求也逐年降低,大部分的兵工厂开始探索由军向民转产。山东工业模具厂开始筹备民用急需要自行车、缝纫机两大产品。模具厂生产的金象牌自行车一经发售就大受欢迎,仅1983年一年就生产28万辆,创利税800万元,在军工局排名第一,工厂发展再次进入黄金期。

可惜好景不长,轰轰烈烈的日子过了几年后,工模具厂因种种原因没有跟上时代发展,还是逐渐走向衰落。直到1994年,工厂搬迁到临沂市兰山区。曾经热闹繁华的模具厂,就此没落了。


文章来源:腾讯网



[返回上页]

博学 审问 慎思 明辨 笃行 

公司首页   新闻公告  预约报名  基地风景  联系我们  投诉信箱

 

 

Copyright @ 崮元文旅 山东临沂蒙阴岱崮镇

鲁ICP备2022004826号

崮元文旅文化艺术产业基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