娄秉衔,字清臣,丁家庄村人,清朝光绪末年举人,任教职。
其为增生娄殿华次子,娄氏第十四世裔。娄氏自七世娄润始,其后或庠生,或太学生,传至秉衔娄公,已七世书香。
据世传,其自幼聪颖过人,少入坡里塾学,继入县庠,成绩每列前茅,再升入山东高等学堂就读。光绪30年,逢甲辰科例行乡试,娄秉衔荣中举人,成为娄氏自明初迁蒙以来第一位举人。然时逢鼎革,社会动荡,旧制渐废,暂未致仕。光绪34年,青州提学司令蒙阴县设立劝学所,以代旧学官制。宣统3年,娄秉衔被授任蒙阴县劝学所劝学员长,至民国元年辞职。民国3年,娄秉衔又受聘出任该教职,直至民国10年方卸事。早在民国6年时,玉泉寺(即长路龙泉寺)已设立公立高小学校,至民国12年时,该校方将娄秉衔聘来任校长。民国15年,娄秉衔被民国蒙阴县政府授任为县立高等小学校长,历事三年后,卸任归里。任教职期间,娄秉衔勤勉儒业,为人师表,砥砺士子,端正学风,课士有方,声传蒙邑。
娄秉衔晚年精研歧黄,得其药而康复者不可数计。其后为医学世家,代代相传至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