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崮位于蒙阴县岱崮镇西南部,海拔645米,近看,高山的峰际峭壁陡立,悬崖拱峙,峰顶却平缓,远看座座山顶都好像戴着一顶帽子。
抗日战争艰苦阶段,八路军山东总队利用山崮的有力地势,在大崮山建立后方基地。这里地势险要,整个山势南北长2.5公里,分北顶子、二顶子、三顶子三个崮顶,四周是悬崖拱峙,高约数丈,易守难攻。山上驻有山东纵队兵工厂、弹药库、粮库和蒙阴县委后方机关等共260多人。1940年3月,几派顽军,数千之众,妄图夺取兵工厂。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徐向前洞察顽军动向,及时发出命令:“大崮山是沂蒙地区的战略要地,一定要坚守,要保护好兵工厂。”根据徐司令命令,军政及时做好战备,保卫大崮山。
1941年11月4日,日军从蒙阴、沂水、新泰纠集千余日伪军,在飞机、大炮掩护下,向大崮山进攻。八路军山东纵队大崮独立团团长袁达、政委于辉带领二营300多名官兵,在此防守。日军大规模“扫荡”之后,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夫人、省妇救会常委陈若克因临近分娩,带领部分机关家属到此隐蔽。这时,山东纵队一旅二团的一个加强排,在执行任务返回途中,遭到敌人堵截,也来到大崮山。日军包围大崮山后,首先用飞机、大炮对崮顶轮番轰炸,然后发起进攻。敌人以数倍于我的兵力,对守山部队实行分割包围后,强攻大崮山东门和南门。当敌人进攻到半山腰谷堆顶时,闯进我军地雷阵地,炸得日军人仰马翻,乱成一团,丢下20多具尸体抱头鼠窜。二营七连班长李守朋高兴地说:“小日本个个是笨蛋,专向地雷窝里闯,这不是白送死吗!我们坐在山上看热闹,他们不敢再来。”七连连长杨芸田说:“不要轻敌,这才是战斗的开始。”
夜幕降临后,战士们忙着加修工事,迎接明天的战斗。11月5日晨,敌人派来了6架飞机,朝着三个崮顶俯冲下来,战斗机沿着崮上壕沟投弹,炸得壕沟里烟柱腾空而起,土石飞溅。杨连长见状一边自己先跳进敌机新炸的弹坑,一边大声喊道:“快跳进新弹坑!”同志们个个从工事掩体里跳到新弹坑里,寻找时间差,从而减少了伤亡。敌人乘狂轰滥炸而起的烟雾作掩护,发起进攻,我守崮战士在独立团袁达团长、政委于辉指挥下,凭借有力地形和防御工事,同敌人展开激战。陈若克带领工厂工人和机关人员,也来助战,军政、军民众志成城,英勇反击。待敌人进攻到我阵地前沿时,手榴弹、机枪、步枪一起向敌人倾泄过去,敌人一次次败下去。从拂晓一直恶战至黄昏,击退敌人十几次冲锋,日军伤亡惨重,阵地前敌人尸横遍野。为了对付日军两次进攻,我军于夜间收缴敌人丢下的枪支弹药,补充部队,修补工事,以利再战。
6日,更激烈的战斗再次展开,日军的伎俩仍然是进行狂轰滥炸,紧接着实行强攻。当敌人轮番轰炸大崮山时,整个山头硝烟弥漫,弹片、土石横飞,枪声、炮声、炸弹声、冲杀声交织在一起,缭绕在大崮山顶和深谷里。敌我双方伤亡很大,我独立团林参谋长和许多干部、战士,英勇牺牲,不少同志受伤。在七连阵地上,突然一个炸弹飞来,落在工事旁,轰的一声,炸起的沙土将李守朋等三位战士深深地埋在工事里。连长杨芸田见状大喊一声:“快,救人!”接着率5位战士,把李守朋等三名同志从沙土坑里扒出来,李守朋获救。杨李二人同是沂南县老乡,又在同一个连队,彼此情同手足。以后,杨芸田任副营长,在解放战争中牺牲,遗体安葬在原籍祖茔。李守朋复原回家,常到烈士墓前,悼念救命恩人。
7日,恼羞成怒的日军,组织了更为猛烈的进攻。敌机将东门炸塌,阵地多处被摧毁,八路军守山部队仍顽强抗击。扼守南门的二团加强排,连续击退敌人十几次进攻。他们英勇顽强的精神,使独立团指战员深受鼓舞。这时,二三十名日军沿着炸塌的北门。冲上山来,二营七连与敌人展开拼刺战,将其全歼。接着,另一股日军又占领了南门,二团加强排再次与敌激战,子弹打光了,就拼刺刀,刺刀拼弯了,就用枪托、石头砸、最后终将这股敌人歼灭,夺回南门阵地。恰在这时,又有一股日军趁混战之际,从南门两侧两个阵地接合部,冲上山崮,并占领了最高峰。我军组织两次冲锋,均未成功。经过3天的激战,我方伤亡很大。山崮面积大,很难分兵把守,与外界联系早已中断,这时正是日军大规模“扫荡”之时,到处都在战斗,寻求外援已不可能。更严重的是,占据主峰的日军居高临下,使我方腹背受敌。山下日军又团团包围,志在必夺,形势十分严峻。为保存有生力量,团党委决定撤离大崮山,撤离前首先将山上的兵工厂、弹药库、粮库全部炸毁。
11月7日夜11时,开始撤离,临近分娩的陈若克主动要求带领部分战士留在山顶,掩护突围。夜深人静,大部队沿着山谷悄悄撤离,日军竟毫无察觉。部队、工厂和机关人员撤离后,陈若克又指挥崮顶上的十几名战士和家属,用绳索从崮顶撤下。陈若克下山后极度劳累,行动十分困难,又加上在大雾中迷失了方向,被搜山的日军发现被捕,押到沂水城日本宪兵队。
陈若克祖籍广东省顺德县,1919年生于上海,父亲是一家报馆小职员,早逝。陈若克11岁时同母亲一起到工厂做工。16岁时,便参加工人运动,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37年随工厂迁武汉,与党失掉联系,去延安的途中,在山西入华北军政干部学校学习,重新入党。1939年,随八路军第一纵队来到山东沂蒙抗日根据地,在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沂蒙母亲王换于家,与朱瑞结婚,任山东分局妇救会委员、省妇救会常委、省临时参议会议员等职。陈若克被捕后,被敌人打得遍体鳞伤,女儿早产,但她还是十分镇静、倔强,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。最后,怀抱刚刚出生的婴儿,在沂水城西沂河边英勇就义,年仅22岁。
现在大崮已被列为革命遗址,成为传统革命教育基地,吸引着众多的人前来观光,缅怀革命烈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