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都城隍庙,位于沂鲁山脉头,东指村西首,亦称东指城隍庙。
沂鲁山脉头,即封山,前有梓河东西支流交汇,淤积形成一片小三角平原,计有100余亩。该地出土大量古砖古瓦,经文物专家考证,确认为卢故县城遗址。遗址北临山根,即为东指城隍庙旧址。固此,可以摧断,东指城隍庙应为西汉初建卢故县城时所创建,至今已有2100余年历史。西汉末,王莽篡汉,刘秀下南洋搬兵灭莽,遭王莽追杀,在犁掩沟被农夫所救。刘秀灭莽即位后,不忘旧恩,来东指寻找农夫,欲封他为官。农夫不知就里,以为皇家派兵追杀他,遂钻进深山密林,不再出来。刘秀听了大臣建议,在山跟点火,想把农夫烧出来,结果农夫被烧死在山上。刘秀很惋痛,就厚封农夫为山东都城隍,主管山东,代管河南,将卢故县城隍改建为山东都城隍庙。
经历朝代重修,至建国初,该庙布局为:前为山门,门侧有马殿,山门外东西各有钟楼、鼓楼,再南为东西两大戏台。庙内中为城隍老爷大殿,大殿后为城隍奶奶殿。东侧自前向后依次座落三官老爷殿、九仙殿。庙宇占地50余亩,规模宏大,错落有致,布局合理,庙内雕梁画栋,金碧辉煌。该庙以每年四月八日至十二日、十月十五日至十九日为庙会。固祈福、祈财、祈功名、祈子嗣十分灵验,故庙会盛大。庙会期间,本省及河南、江苏、河北数省香客,自四面八方络绎而至,云集一处;各省、各地10余家戏班,也赶来会场。扎台演出,庙会日达数万人,进庙上香祈愿者日达数千人,香火极其鼎盛。
都城隍庙,连同碑林、古柏,尽毁于文革期间。殿宇皆无,古树尽伐,惟存古树一株,碑碣尽毁,仅存断碑一丛。尽管殿去神空,而有关山东都城隍的传说,仍在民间广泛流传。山东都城隍庙的恢复与否,唯待有志者之善行。